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北京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过程与解耦分析
刘玉, 唐林楠, 潘瑜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 (3): 539-545.   DOI: 10.13209/j.0479-8023.2020.013
摘要738)   HTML    PDF(pc) (1212KB)(82)    收藏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 系统探讨 2005 年以来北京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耦合、解耦过程, 得到如下结论。1) 2005—2017年, 北京市农业发展水平先增强后减弱。经济产出特征与农业发展特征相似; 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先快速减小后缓慢提升, 但总体减弱; 产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2) 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先增强后减弱。资源承载及消耗指数与压力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 且对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的影响明显; 环境污染指数逐年下降。3) 全市资源环境压力与农业发展之间经历了“最不利状态→理想状态→相对乐观状态”的动态演变, 解耦和耦合状态并存, 并以解耦状态为主。在未来农业转型升级进程中, 仍需注重农业生态化发展及其多功能价值的挖掘, 促进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有序平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测
刘玉, 任艳敏, 潘瑜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 (2): 315-323.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130
摘要738)   HTML    PDF(pc) (865KB)(140)    收藏
基于累积分布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系统地分析2015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空间集聚特征, 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及不同类型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提炼出主导因素, 得到如下结果。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呈现“低值集聚、高值离散”的特征, 并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同质集聚性。其中, 显著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南、皖北和苏北地区, 显著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山东临海县域。综合考虑空间约束和粮食产量分布差异, 将黄淮海地区分为粮食高产区、中高产区、中低产区和低产区4个类型区。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不一, 主要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中, 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属于社会经济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中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区域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 中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折纯), 表现为地理环境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植被指数、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 提出不同的粮食增产增收策略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海南省热带台地生态化土地整治分区与工程设计
唐秀美, 潘瑜春, 郝星耀, 刘玉, 任艳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6): 1093-1101.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103
摘要864)   HTML    PDF(pc) (2031KB)(794)    收藏

在分析海南省热带台地耕地整治数量、质量潜力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地貌等条件与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将海南省热带台地土地整治划分为4个区域: 琼东现代农业整治区、琼南农旅一体化整治区、琼西生态调节整治区和琼北高产高效整治区, 并分析各个区域的特点、整治潜力及整治重点方向和关键技术。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 确定台地不同区域的生态化整治措施,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防护林的生态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因地制宜地进行台地区域耕地整治, 探索热带台地地区生态化整治措施, 提高海南省热带台地地区的土地整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北京市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唐林楠, 潘瑜春, 刘玉, 唐秀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2): 303-312.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150
摘要1112)   HTML    PDF(pc) (1780KB)(923)    收藏

以北京13 个区县为研究对象, 通过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模型, 分析乡村经济发展、农产品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及旅游休闲五项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 并探讨其未来的功能定位。结果表明, 乡村地域各类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集中于近郊平原区, 农产品生产功能集中于远郊平原区, 生态服务与旅游休闲功能集中于远郊山区。受经济发展基础、地理区位、地形条件及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近郊平原区、远郊平原区和远郊山区三类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五项功能的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未来将结合地区资源现状及发展差异, 围绕区县乡村地域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 促进各区县乡村功能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北京市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唐秀美, 潘瑜春, 高秉博, 郜允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2): 274-278.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151
摘要956)   HTML    PDF(pc) (358KB)(1127)    收藏

结合北京市平原造林相关数据,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方法, 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 对北京市 100 万亩的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北京市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 325.89 亿元, 各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调节气候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固碳释氧功能、降低噪声功能、固土保肥功能、涵养水源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建设、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及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畜禽养殖业配置优化及系统实现——以河北顺平腰山高于铺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郝星耀;唐秀美;潘瑜春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5): 923-930.  
摘要562)      PDF(pc) (1635KB)(32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唐秀美;任艳敏;潘瑜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4): 677-684.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097
摘要1015)      PDF(pc) (864KB)(602)    收藏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基于LMDI的粮食生产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刘玉,潘瑜春,任旭红,唐秀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26)      PDF(pc) (2440KB)(271)    收藏
为了揭示河南省省级、地级市和县域尺度粮食产量变动的因素贡献,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开展1980-2010年间粮食产量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 1) 在省域尺度上, 河南省粮食产量增加5437.1万 t, 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粮食单产的贡献分别为-175.4万、1165.7万、-573.4万和2871.6万t; 2) 从地级市看, 粮食单产效应和复种指数效应全部为正值, 耕地面积效应和粮作比例效应基本为负值, 地级市间各分解因素效应的差异显著; 3) 县域粮食生产“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明显, 4个因素贡献的县域差异显著, 粮食单产效应叠加上复种指数效应促使豫东多数县域粮食总产量的显著增加。防止耕地快速“非农化”与非粮化以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面积比例, 同时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和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优化策略, 是提升河南省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